新闻动态

研究发现热带太平洋区域珊瑚礁可存活更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314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承担的一项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的一些珊瑚礁可以通过改变它们所拥有的共生藻类来维持珊瑚生长,按照当前的气候变化的基础水平,该区域的珊瑚礁可以生长到本世纪下半叶。这一发现为全球珊瑚礁未来生长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传统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彻底改变珊瑚礁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日益频繁和严重的白化事件。这种白化事件日益严重,未来珊瑚礁将可能彻底灭绝。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热带太平洋东部浅层的叫做椰菜珊瑚发现,这些珊瑚组织中的微小藻类收集光线,帮助珊瑚产生生长的能量。失去这些共生藻类会导致珊瑚变白或漂白。为了更好地了解该珊瑚是如何提高它们对热应激的耐受性,科研人员收集了来自巴拿马的40多年的珊瑚礁监测数据,这是世界上同类数据中最长的数据集之一。分析了三次海洋热浪(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的温度、珊瑚覆盖、白化和死亡率数据,以及藻类共生群落数据。发现该效应具有普遍性。该研究还证实,在强烈的海洋热浪期间,耐热藻类在这种珊瑚谱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承受高温时期。结合未来气候预测,珊瑚礁和这种耐热藻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将高水平的珊瑚维持到本世纪下半叶。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一些珊瑚礁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有弹性,并说明了未来的珊瑚礁如何在其他压力最小化的情况下,尽管多样性很低,但仍可能保持几十年的高覆盖率。(李恒吉 编译)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3年第06期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