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1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相关研究进展称,白令陆桥在35700年前一直被洪水淹没。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曾经连接亚洲和阿拉斯加的白令陆桥在末次冰期出现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要晚得多。这一出人意料的发现缩短了人类从亚洲穿越白令陆桥迁徙到美洲的时间窗口。
研究结果还表明,气候和全球冰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可能没有科学家们想象的那么直接,这让人们对导致冰期周期的一系列事件的解释产生了怀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在地球历史上的周期性冰期期间,随着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水被锁在巨大的冰原中,全球海平面下降。在每个冰期的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在过去300万年的地球历史中,这些冰期循环不断重复,但其原因很难确定。
通过重建北冰洋过去5万年的历史,研究人员发现,冰原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下降速度远远超出预期,而且这一过程在最后一个冰期发生的时间比以前的研究所认为的要晚得多。
在最后一个冰期的顶峰时期,即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暴露出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被称为白令海峡的广阔土地,其中包括白令陆桥。如今,在它的位置上,是一条被称为白令海峡的水道,连接着太平洋和北冰洋。
根据估计的全球温度和海平面记录,科学家们认为白令陆桥出现在大约7万年前,远早于末次冰期。但新的数据显示,海平面的快速下降足以使大陆桥在3.57万年前出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3年第03期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