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类在海洋中的建筑“足迹”首次被量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831日,一项由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悉尼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牵头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对人类因素的海洋开发活动进行量化。研究得出人类在海洋中的建筑“足迹”面积高达约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洋总面积的0.008%。如果计入海洋建筑对周围地区的流动效应,例如水流的变化和污染的影响,则实际的“足迹”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0.5%以上。 

  人类对海洋改造区域主要包括受隧道和桥梁、能源开采基础设施(如油气钻井平台和风力电场)、运输设施(如港口和码头)、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人工礁石影响的区域。尽管海洋开发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但近些年海洋开发实现了飞速转变。早期的活动包括通过建造商业港口支持海上交通,以及通过修建类似于防波堤结构的设施保护低洼海岸。然而,自20世纪中叶以来,海洋开发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例如,人工礁石作为“起保护作用的生境”推动了旅游业并抑制了捕鱼活动,但也对一些敏感的自然生境产生了影响,如海草、滩涂和盐沼,进而影响水质。 

  研究人员还对未来海洋“足迹”的扩张速度进行预测。2018年,全球范围内已修建筑的“足迹”至少为3.2万平方公里,研究人员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94万平方公里。2018年,这些建筑工程附近改造的海景面积为1.0~3.4×106 平方公里。预计到2028年,电力和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包括电缆和隧道的数量将增长50~70%。2018年,海洋建设活动对1.5%(0.7~2.4%)的全球专属经济区产生了影响。然而,由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对海洋建筑工程监管不力,有关海洋开发的信息很少,这只是保守估计。 

  研究最后指出,海洋环境管理亟需改善。希望该研究能够推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行动,例如《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并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另外,这项研究为追踪未来人类海洋开发提供了重要基准。(薛明媚,吴秀平 编译)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17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