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机构概况 机构设置 科研成果 研究队伍 资源&服务 研究生教育 交流合作 学术出版物 创新文化 党群园地
首页 > 专题 > 我心中的知识服务 > 纪念奖征文
现在位置:
魏小飞: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读书心得
时间: | 2013-05-15 | 编辑: | 【 【打印】【关闭】 访问量:

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部门:

年级:12级硕士

姓名:魏小飞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weixf@mail.las.ac.cn

 

 

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读书心得

 

最近,出于对科学研究背后的规律的困惑,我读了这本经典的自然科学哲学的著作,获益良多。

作者亨普尔是徳裔美籍科学哲学家,和很多德国科学家一样,由于希特勒的迫害,他于1944年加入美国籍。他先后在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任教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在1961年担任美国哲学学会东部分会主席。所以从作者的教育科研背景来看,作者的实力不容置疑。

这本书研究的是现代科学哲学的原理与方法的最主要的方面。下面就是我认为的这本书中最好的内容,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科学研究的假说及其检验

科学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是提出假说,然后将其诉诸经验(包括实验)的检验。一方面是假说的提出,另一方面是对所提出的假说的检验。

科学理论体系必须能提供被实验判断的标准和被实验判断的机会。对假说的证伪很容易实现——“不能提供被实验判断的标准和被实验判断的机会”的理论是假科学。在实验条件具备时,实验结果与理论的预言不符合,即意味着该理论已经被否定,也就是已被证伪。所谓的可证伪性,就是指“请告诉人们,在具备什么样的实验条件时,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的预言不符合,即表明理论被否定掉,”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实验结果与预言不符合的情况。

但是“自身能提供被实验判断的标准和被实验判断的机会”不是成为科学理论的充分条件。因为对假说的确证只能是归纳的,就如同我们对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假说的论证一样,只有把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找来,然后一一确定其颜色之后才能判断,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检验的有利结果也有其意义:检验的有利结果尽管不能确定地证明假说是真的,但至少对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

二、确证和可接受性的准则

一个科学假说或理论接受经验检验,如果结果是正面的,那么,这个检验会给假说或理论带来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叫做确证。但是,无论一个假说和理论经受多么广泛和严酷的检验,这些检验也不能确定的证明假说或理论的正确性。经验证据对科学假说或理论的支持永远只能是具有一定强弱程度的支持,永远也不能证明假说或理论肯定是真的。

证据对论证的影响:

(1) 证据的量、多样性和精度

一般而言,证据的量、多样性和精度与理论所获得的支持成正比。

(2)“新”证据问题

 所谓“新”证据,就是在假说或理论提出之后发现的,而在提出假说或理论时还不知道的证据。科学家们普遍都认为,新证据对于假说或理论的确证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一个假说或理论获得新证据的支持,那么这个假说或理论的可接受度就会大大增加。

(3)理论支持

经验证据是决定一个假说或理论是否获得支持和接受的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假说或理论的确证或可接受的程度。一个假说或理论与其他假说或理论的关系就会影响这个假说或理论的可接受度。这种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1 、这个假说或理论与上层理论的关系。如果一个假说是可以从上层理论中推导出来的,而这个上层理论又得到其他独立的证据的广泛的支持,那么这个假说也会具有相当的可接受度。2 、这个假说或理论与其他相关假说或理论的关系。如果一个假说或理论与现有的已被接受的假说或理论相矛盾,那么这种矛盾显然会对这个假说或理论的接受产生不利的影响。

(4)简单性

科学家们在选择假说或理论时经常会使用简单性原则,也就是,在同样的证据支持的条件上,一个假说或理论越简单,就越可接受。这是一个直觉上相当可信的原则,但要说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假说或理论是简单的,以及我们凭什么要接受简单性原则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三、科学理论的一般特征和原理

(1) 科学理论的一般特征

一般来说,经验或现象的规律性或规则性是用经验定律表示的,而为经验定律提供说明,从而为这些现象提供更深入和更准确的理解的则是科学理论。理论把这些现象都看成是隐藏在背后的实体、过程或机制不同表现,而这些隐藏在背后的实体、过程或机制则是由所谓的理论定律或原理制约的。借助这些理论定律或原理,理论就可以说明经验定律,也可以发现或“预言”新的经验定律。

科学理论所设定的基本实体和过程以及制约它们的定律必须要具有足够的明晰性和精确度,也就是说,理论与它要说明的现象之间要有足够强的联系,能够关于这些现象作出比较特定、具体的推断,否则,就不能达到科学理论应起的作用。

(2)内部原理和桥梁原理

如上所述,科学理论是通过设定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实体和过程来说明低层的经验定律和现象的。因此,一般说来,理论所包含的原理有两类:一类叫作内部原理,这类原理描述理论所设定的基本实体和过程以及它们所遵循的定律;另一类叫桥梁原理,这类原理表明那些基本实体和过程是如何与我们已经熟悉并且也正是理论需要说明、预测的经验现象相关联的。桥梁原理所连接的经常是,一方面,那些不可直接观察或测量但被理论所设定的实体和过程(如分子及其质量、动量和能量等),和另一方面,那些或多或少可以直接观察或测量的宏观物理系统的性质(如气体的温度、压力等)。但也不尽然,桥梁原理所连接的也可以是,一方面,那些被理论所设定的实体和过程,和另一方面,那些尽管在日常意义上不可观察,但却是由先前确立的理论所处理的性质或量,而对这些性质或量的观察或测量往往要预设那些理论。

没有桥梁原理,科学理论就失去了对具体现象的说明力,因为失去了与具体现象建立联系的手段。内部原理只涉及基本实体和过程,因而基本上是用所谓“理论概念”表述的,而检验理论的检验蕴涵却必须要用可观察或测量的概念表述的,否则就不能付诸检验。这些所谓的可观察或测量的概念可能是直接可观察或测量的,也可能是可以经由先前理论而得以确定的概念,亨普尔把它们统称为事先可用的或前理论的概念或词项(antecedently available or pretheoretical concepts or terms)。

当然,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的方面,我认为这本书是我们做科学研究需要参考的书目,薄薄的一百多页的小册子,却让我们受益良多,还在等什么,快来下载阅读吧: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682782.html?from=dl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甘肃省科技图书馆 陇ICP备2021001824号-2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邮编:730030  电话:0931-8273628 Mail:executive-office@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