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科院专家认为需从虚拟水贸易角度审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压力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虚拟水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就开始持续关注国际、我国国内贸易引发的虚拟水流动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自2014年4月以来,《生态经济》(Ecological Economic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陆续发表文章对我国的虚拟水贸易进行定量评估,认为中国的水资源以产品贸易的形式从干旱、灌溉密集型的北方地区运输到丰水的南方地区,该流动过程加剧了北方的水资源压力。

  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张志强研究员自虚拟水概念提出以来即对其进行持续跟踪和研究,并先后在《科技导报》等期刊发表《虚拟水、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安全新战略》等文章,分析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安全新战略。根据近期国际机构和学者的最新成果,张志强研究员团队对有关我国虚拟水贸易的研究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一、我国虚拟水贸易的现状

  2007年中国省份间交易的虚拟水为1010亿m3,占全年耗水总量的39%。而2005年,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中,有80%来源于国内的省际间贸易,20%来源于国际农产品贸易,其中大豆进口占了中国国际贸易虚拟水流动的93%。从中国国内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来看,各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省际间农产品贸易有利于提高绿水(主要指降水)利用效率,但降低了蓝水(灌溉水)使用效率。我国国内的农产品贸易使水资源从稀缺的地区流向丰富的地区。

  虚拟水战略一般是缺水地区通过贸易方式从富水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从而避免实体水调配运输路远、价格昂贵、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沿海经济发达、富水的地区通过虚拟水贸易将大部分水资源压力转移到其他水资源稀缺的地区。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扩展,这种水资源压力转移的趋势在未来数十年将会持续。特别是,中国缺水的北方生产水密集型产品输送到南方,为了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从2002年起累计投资2525.2亿元修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该工程能够部分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但无疑将会影响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

  二、我国虚拟水贸易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布局有悖于虚拟水战略。由于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极为悬殊,历史时期形成了“南粮北调”的格局。但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降水集中的东部、南部的沿海地区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业生产活动已迁移到北部的平原区和西部的干旱地区。目前,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造成的“由北向南”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流动格局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相反。因此,我国每年“北粮南运”的粮食约1400万t,相当于140亿m3的水从北方缺水地区运到南方多水地区,与“南水北调”思想相背离,这种粮食生产布局有悖于虚拟水战略。

  (2)国内虚拟水贸易加剧北方地区的水压力。基于最终消费的水足迹核算方法对中国跨区域、跨部门的水消耗量进行估算,研究发现中国的省际贸易间,虚拟水流动主要是从新疆、内蒙古和河北等农业省区流向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山东、浙江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工业大省。比如,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50mm的新疆每年向上海市和广东省输出数10亿t的虚拟水,而上海市的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mm,广东省则接近2000mm。

  (3)沿海富裕省份以牺牲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为代价,从国际出口中获得经济利益。通过核算中国国际贸易的水消耗足迹,结果表明沿海的富裕地区正在从水资源稀缺的欠发达省份大批量购进高耗水型产品诸如食品、轻工业原料、能源等。此外,虚拟水贸易给各省区带来的生态影响以及附加值收入也极不平衡。比如,浙江省是中国东部的主要出口大省,该省出口产品给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比例只有20%,剩余都转移到其它省份,包括新疆(40%)、河北(7%)和内蒙古(5%)等;而从出口附加值分配上来看,浙江却占据了68%,新疆和内蒙古仅占1%。

  三、基于虚拟水战略应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建议

  (1)树立基于虚拟水思维的国家水资源安全新战略。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西北地区严重缺水,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大量消耗着有限的水资源,未来的经济发展还将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压力,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色产业中的农业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都需要大量消耗水资源。从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高度,应促进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合理配置,将节约下来的有限实体水转向生态环境恢复保护及低耗水高效益产业。逐步引导减少缺水地区的虚拟水外向贸易。

  (2)开展对国内省域间、我国与他国间虚拟水贸易状况的定量评估。目前,虚拟水的研究较为分散和缺乏权威性,不利于基于虚拟水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的宏观决策。因此,亟需相关部门(水利部、商务部)建立一套定量评估我国虚拟水贸易的科学方法,定期发布国内外虚拟水贸易的统计数据。为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和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权威的科学依据。

  (3)基于虚拟水战略逐步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引导减少北方等缺水地区水密集型产品的外向贸易。北方缺水省份长期依赖地下水、南水北调等水资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条件下节约农业用水,通过优化区域的种植结构、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措施发展可持续农业,减少目前的虚拟水贸易格局导致的北方水资源短缺压力。

  (4)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和税收制度,逐步优化我国水资源的配置。有必要在国家纵横向生态补偿体系下,关注地下水和虚拟水的生态补偿问题。对于虚拟水调出区而言,施用大量化肥、农药和消耗地下水以提高粮食产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应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市场行为。同时,对于因南水北调工程而受影响的南方地区也宜通过区域间的协调机制进行生态补偿。另外,针对高耗水的产品征收出口“虚拟水关税”来限制出口,而省际贸易产品征收“虚拟水水资源税”,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