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人工智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潜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22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和40个联合国合作伙伴在瑞士就“人工智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作用”开展对话,特别关注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和SDG13(气候行动)。作为AI for Good Discovery系列的第一个活动,与会者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揭示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隐藏联系方面的潜力,以优化政策响应,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ITU表示,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所有169SDGs中的134个,但同时也可能会抑制其中的59个。研究指出,对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的监管洞察和监督需要以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支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否则将可能会导致透明度、安全性和道德空白,进入另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Ricardo Vinuesa教授带领了一个应用机器学习跨越生物多样性、可持续能源、法律和伦理等领域的多学科团队进行了“基于共识的专家启发过程”,以确定人工智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维度上对SDGs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会议总结了人工智能在以下几个SDGs方面的应用潜力: 

  1)人工智能对79%SDGs产生了有益影响,而对35%的目标产生了抑制作用,其中环境目标吸引的积极贡献最多,社会目标吸引的积极贡献最少,经济目标需要就人工智能的潜在积极影响做出进一步调查。在其他关键成果中,人工智能使新技术应用成为可能,例如卫星数据被应用于贫困识别,并且需要人工智能解决数据和劳动力中的性别差距,以实现SDG5(性别平等); 

  2)目前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的用电量只占总用电量的1%,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20%,这表明人工智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和SDG13(气候行动)至关重要; 

  3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所有具体目标都能受到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机器学习可用于高精度测量和预测城市地区的污染情况; 

  4)如果有更多的应用,数据驱动的COVID-19接触追踪应用程序将对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和SDG10(减少不平等)产生更大的影响;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但个人对其了解和应用相对比较滞后,政府的应用和改变最为缓慢。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潜力的挑战中,深度学习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由于这些目标的相互联系,在评估人工智能对SDGs的影响时需要保持谨慎。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原则是人工智能伦理的基本指标,需要通过开发更高效的算法,使人工智能本身更具可持续性,并需提高发展中国家建立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牛艺博 编译)

  来源: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3年第04期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