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德国垃圾分类回收率83%?真相可能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近日,《文汇报》报道“德国缘何拥有全球最高垃圾利用率”,指出德国8000余部法律法规支撑了高达83%的全球最高的垃圾分类回收率,经《固废观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在微信朋友圈刮起了一股德国旋风。学习之余,还是觉得有必要就德国垃圾分类回收的某些方面做些随笔式解构,让我们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打破一些神话,树立一些信心。

一、在环境保护特别是固废管理方面,德国一直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扬帆远航的灯塔,就好比清华一直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圣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一样(快招生了,顺便为清华打个call!)。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总有一天能在固废管理,包括垃圾分类回收方面赶上德国。

二、德国联邦及各州有8000余部环保法律法规,欧盟还有400多部法规在德国执行,德国政府有50万人在从事环保法律法规管理及执行工作,才造就德国垃圾分类回收灯塔国地位,可见“以法治为基础”言之凿凿,让我们知道真正差在哪里,距离还有多远。再重复一下鄙人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法治社会真正建成之日,就是垃圾分类真正成功之时。只有“以法治为基础”落到了实处,“政府主导”才能不左右摇摆,变形走样为“市场主宰”;“全民参与”才能不只靠利益驱动,撒钱赚个吆喝;“城乡统筹”才能不只是唱唱高调,城乡照样两重天;“因地制宜”才能不化为因陋就简,糊弄了事。

三、依赖强大而完备的法律支撑,特别是《废弃物避免及处理法》、《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德国人均年垃圾产生量依然高达617kg,高出欧盟人均水平28%以上,高出我国50%以上,可见绿色环保模范如德国者,依然解决不了垃圾大量产生的问题,说明垃圾的产生与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并不以法律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国内某些城市希望通过垃圾分类,在经济高速增长消费高度膨胀条件下,实现垃圾零增长,只能靠移花接木,瞒天过海,也就是玩玩数据游戏而已。

四、德国生活垃圾回收率83%?不明觉厉!遗憾的是帐不是这么算的!进入焚烧发电厂的垃圾量按国际惯例不计入回收量,为的是将垃圾分类回收导向更为低碳的材料回收。要是计入焚烧发电量的话,日本国的分类回收率就约等于100%,而不是区区20%;我国一批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也离100%不远了,直接甩出德国几条街了;在全国层面上,我们斗胆制定的35%的垃圾分类回收率目标,不用分类就已经提前完成,大家奔走相告弹冠相庆就是了。

五、排除焚烧发电,德国65%的垃圾分类回收率依然独步天下,其中约47%为材料回收,约18%为堆肥处理。需要说明,德国堆肥(包括厌氧消化后的沼渣堆肥)笑傲全球垃圾生物处理江湖,占比也只有18%,还是按入厂垃圾量统计的,包含了最后实际上还是进入了填埋和焚烧设施的部分;必须承认,德国垃圾材料回收率确实很高,比我们高出一大截,但高回收率其实是跟高消费量息息相关的:比如德国人均纸张和塑料消费量是中国的数倍,所以废纸废塑料的产生量很大,相对而言不用像我们一样费劲儿就能达到较高的回收率,就好比清华大学毕业生起薪名列全国高校第一(软广再度来袭!),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如果拿不到第一,只能说明清华办学太失败了。

六、排除堆肥处理,47%的材料回收率依然光芒四射。但是材料回收率的计算方法也很有讲究。以废塑料为例:德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率高达99%,可以说是应收尽收了,但细究回收利用途径,57%是焚烧发电,23%出口到国外(不言而喻大部分是到了我国),在本土作为原料和功能性材料回收利用的只占19%。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废塑料还是进了焚烧炉,但分类后进行焚烧发电就可以计入材料回收了,神奇不神奇?剩下的大部分漂洋过海到了我国,不管进入了什么设施,反正都会计入德国的分类回收量中。这么算对德国当然没毛病,高效清洁低碳环保美名扬,但对我国就不好说了。我们如法炮制,以后河北的“资源”转移到河南,计入河北的分类回收量,河北的垃圾分类回收率就上去了;然后河南的“资源”再转移到河北,再计入河南的分类回收量,河南的垃圾分类回收率也上去了,我们35%分类回收率的目标轻而易举就实现了。

(来源:环保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