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与甘肃省白银市科技局合作承担完成的白银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型白银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成果验收评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举行。项目评审会议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主持。由甘肃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潘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王学定研究员、白银市副市长闫鹏勋教授、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旭东高工、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石培基教授、甘肃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魏立桥研究员等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评审。
在评审会上,《创新型白银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馆长张志强研究员代表项目组进行了项目成果汇报。张志强研究员在简要汇报项目研究的过程、项目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项目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的基础上,从建设创新型白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内外创新发展态势、国内外典型创新城市(区域)发展的启示、白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分析、白银城市创新能力定量比较评价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创新型白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创新型白银建设的重点任务、创新型白银建设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八个方面,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汇报。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完成了《创新型白银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以及《国内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比较分析》、《创新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方法体系》、《国际典型创新区域(城市)发展比较及其启示》三个专题报告。
评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在仔细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后,就课题研究中的有关问题与课题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各位专家在发言讨论中一致认为,白银是国家确定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经济转型是白银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创新型白银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专家们认为,项目研究思路高远、研究方法科学、项目整体内容设计合理、数据资料翔实,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成果首次对白银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系统的战略研究,选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前瞻性。基于对国外典型创新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国外创新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四大创新发展模式、五大创新发展因素、六大创新发展启示;基于对国内八个典型创新型城市的创新发展现状、目标、战略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基于系统分析归纳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白银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七个核心评价指标,并对白银市及其对比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分析比较与定量评价。从方法上来讲,项目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案例剖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国际视野与国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白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础条件、关键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评审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创新型白银建设的指导思想、“24字”战略方针、七大指导原则、六大重点建设任务,以及创新型白银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六大方面等的对策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对政府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最后,甘肃省科技厅赵旭东副厅长代表甘肃省科技厅讲话,对项目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热烈祝贺,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回答了落后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为白银市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措施,而且对建设创新型甘肃也很有借鉴意义。赵旭东副厅长还希望课题组今后能够就甘肃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战略问题进一步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党委书记王彦东参加了评审会,并代表项目主持单位,对评审会各位专家、甘肃省科技厅、白银市政府等部门对兰州分馆工作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感谢。
新闻链接:http://www.cas.ac.cn/html/Dir/2008/12/26/16/39/43.htm (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 情报研究部)
|